凌晨3点,急救车扑闪着刺眼的蓝光划破夜的宁静,冲进急救车通道经过一番救治后,患者被快速推进了内二科。他是一名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,没有子女,老伴也身体不好,跟着一块到了医院。他高热但意识清醒,左下肢糖尿病足溃烂不堪。与院前急救人员快速交接病情之后,我们立即投入了治疗。他浑身粘满了粉尘,左下肢流出的血液混着粉尘凝固在裤子上,在日光灯下反射出冷冷的光。虽然伤口经过了简单的包扎处理,但是脓血仍在不断地从被撕烂的裤管里渗出来。测血压,血糖,查体,问诊,用药治疗后急请外科医生检伤,清创,重新包扎,稳定血压,退烧。一切都在紧凑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他一直紧闭着双眼,不吭一声,甚至在我们给他清创处理时也未发出一声呻吟。我无法看到他的表情,他的表情湮没在厚厚帽子的包围中。当一切处置妥当,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准备下一步检查的时候,我发觉他身上有微微的颤抖。我又拿来一床被子:“刚才是为了方便处理伤口,才没有给你盖被子,请你理解。”我边说边展开了被子。刚要给他盖上的时候,他却突然睁开了眼睛,指着自己说道:“不用麻烦了,别盖了,把你们的被子弄脏了,就盖我这床吧。”我一愣,随即摇了摇头赶忙将被子给他盖上。“被子脏了可以洗,不麻烦。您和大娘有什么需求或困难可以和我们说,我们尽量为您解决,不用觉得不好意思,这是我们的工作。”我说。他没有再说什么,便又闭上了眼睛,颤抖着,轻声说了一句“谢谢”。虽然话音很轻,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,我们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,为了彼此共同的目标——治愈疾病——而真诚合作。我相信,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下,我们的工作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臻于完善。
不错,这是我们的工作,我们用技术托举生的希望,用细心和耐心护佑病痛中的心灵,用同理心让处于病痛和焦虑中的生命感受到尊重与希望。因为我们深深懂得,每一个用双手创造生活、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体,无论处在何种位置,即使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,他的生命也应该被尊重,而不仅仅是被同情。我们为生命的猝然离去而潸然泪下,为生命的重新起航欢欣鼓舞。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学会寻求合作,在合作中寻求发展,在不断地发展中让我们的工作更出色。因为出色的工作,我们赢得了的尊重。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我们在工作中成长,思想上变得成熟。蓦然回首,我们已不再青春,但我们无悔,因为我们付出青春是在助力更多的人好好活着,这便足够。
是的,这就是我们的工作,每天都会面对来自不同社会环境、不同知识背景、有着不同人生经历、备受病痛折磨的人。冲突和矛盾,成为工作环境中最不稳定的因素。但是,在与患者不断地接触中,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,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修养。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,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。正如《大学》中所云:“人心之灵莫不有知,天下之物莫不有理,惟于理有未穷,故其知有不尽也。”在工作中,我们学会了理解与宽容,面对猝不及防的委屈,释然一笑,甩甩头走进阳光里。我们靠自己的能力把握节奏,掌控着局面,面对委屈和不解,无怨而且淡然,因为我们不仅要帮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,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首先要好好活着。
这是我们的工作。我们自信,因为我们有医院这样宽厚的肩膀可以依靠,我们有“尊重、关爱、求精、创新”的护理核心价值观,有“促进健康,暖护全程”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思想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求新、求变、求发展,同时也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我们的护理团队。
时光荏苒,无数的梦想破碎,数不清的青春流离失所,很多河流也改变方向,流向了另一个远方。然而,作为护理工作者,纵使我们有过迷茫、彷徨,但是依然会勇敢地站在阳光下砥砺前行。写出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的塞林格曾经说:“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英勇地献身,一个成熟的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。”
白衣衫下,燃尽韶华都因梦;燕尾帽里,绾却青丝总归情。时光悠远,静水流深,我们愿为您点亮一盏灯,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岁月里,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而平淡地生活着。